
?點擊報名
晚上九點,小薇還在辦公室加班,同事緊急跟小薇求助:方案急用,能幫我改一下嗎?順便再加一個數(shù)據(jù)分析。
連續(xù)兩周,小薇都在幫同事“緊急救火”,自己的工作進度卻已經(jīng)滯后,上個月的績效考核,被領導批評“效率不高”。
在網(wǎng)上看到的一句話:“你上班很累,是因為沒有邊界感”,點醒了她。她才意識到,工作中的很多苦,往往不是工作本身,而是邊界感的缺失。
仔細回想一下,確實如此。擁有清晰的職場邊界感,才能更加助于我們在忙碌的工作中高效協(xié)同。
一、人際交往,需要有邊界感
有網(wǎng)友分享:因為遇到困難,告訴了同事家庭情況,開始收到了同事的安慰,還以為遇到了關心自己的好同事,后來才知道,自己的隱私被傳播得整個公司都知道了。
職場中,表面上的和諧,往往掩蓋了很多看不見的博弈與較量,很多人常常在不經(jīng)意間泄露了自己的秘密,給自己埋下了隱患。
在職場中,有些話,不管跟同事再熟,也不要隨便跟同事說。
在公司,不要隨意跟同事聊薪資等敏感話題,可能會在無意中得罪他人;也不要隨意拿離職開玩笑,可能會被傳到領導的耳中;同事主動分享私生活,可以聽或者交流,但不要隨意打聽或者傳播。

人際交往,不要暴露自己的隱私,也不要過多去窺探他人的隱私,守住人際邊界,專注于自我成長。
二、情緒管理,需要有邊界感
朋友小張分享:感覺自己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情緒影響。
同部門的同事小周是一個負能量比較重的人,經(jīng)常跟自己吐槽公司或者領導,受其影響,自己也覺得這份工作沒有意義,工作熱情大不如前。
直到領導發(fā)現(xiàn)了自己的不對勁,提點了自己:“別人跟你傾述負面信息的時候,不要隨意地承接別人的情緒能量”,小張才恍然大悟,自己已經(jīng)因為同事的傾述影響到了自己的工作了。
俗話說: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”,職場也一樣,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性格和處事方式,在工作中,難免會與他人產(chǎn)生沖突或者受到他人的情緒影響。

日本企業(yè)家稻盛和夫曾經(jīng)說過,“真正厲害的人,已經(jīng)戒掉了情緒。”
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在工作中,不要被不愉快的情緒所左右,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,不隨意承接他人的負面情緒,少點共情多一點鈍感,工作也會因此更加高效。
三、職責劃分,需要有邊界感
小陳初入職場的時候,主打一個“有求必應”,凡是同事對他提的要求,哪怕他再忙,也不會想著拒絕同事。
幫同事處理了很多不屬于他職責范圍的工作,下班時間也越來越晚,但還是沒有受到同事的感激,同事覺得他可以隨意差遣,領導覺得他工作效率不行,自己上班也越發(fā)內(nèi)耗。
有人認為,多做點工作,甚至那些沒有在自己職責范圍內(nèi)的工作,一定能建立良好的人緣。
但其實,職場更多的還是看能否做出結果,想在職場走得更遠,靠的從來不是良好的人緣,而是自身的硬實力。
對自己分內(nèi)的工作,主動承擔不逃避;對超出自己職責范圍的工作,不盲目包攬,及時請示上級領導;對同事的不合理請求,要禮貌而堅定地表達自己的工作負荷。
建立好責任邊界,將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,才能更好地實現(xiàn)可持續(xù)的職業(yè)成長。

結語:
看過這樣一句話:“劃出邊界不是為了隔絕,而是為了更高效地連接。”
職場中,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工作,提升自己的能力,那些沒有必要的情緒和沒有意義的瑣碎小事,不值得浪費我們的精力。
守住人際邊界、做好情緒管理、明確職責范圍,樹立好了工作的邊界,自然也能在職場更加游刃有余了。
與大家共勉。